
4月29日,生態環境部舉行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出席發布會并介紹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有關情況。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執法局局長曹立平介紹,自去年6月11日開始到今年4月28日為止,生態環境部開展了2018——2019度藍天保衛戰重點區域強化監督工作,就是為了確保壓力傳遞到位、政策落地行之有效。曹立平說:“近一年來,我們統籌調度全國生態環境系統力量1.95萬人次,共開展22輪“壓茬式”強化監督,現場檢查各類點位66.6萬個(家次),幫助地方查找并移交5.2萬個生態環境問題,并全部拉條掛賬,一盯到底。實踐證明,按照排查、交辦、核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強化監督模式,幫助地方解決了一大批難點、重點問題,有效推動了中央決策部署和大氣污染防治措施落地見效。”
曹立平表示,目前藍天保衛戰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效,但大氣環境形勢依然不容樂觀,污染治理成果仍不牢固,剩下都是難啃的硬骨頭,稍有松勁就可能回潮反彈。他說:“當前,大氣污染治理已進入關鍵期,我們將在去年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成果、加大力度、優化方式,在持續深入開展重點區域強化監督的同時,實施定點幫扶。計劃從5月8日開展新一輪的強化監督工作。”新一輪的強化監督工作即將從5月8日開展,工作范圍包括京津冀及周邊、汾渭平原39個城市。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生態環境部全體干部都要參加一輪次強化監督活動,深入攻堅一線,融入基層工作,面對面傾聽基層意見,實打實推動解決矛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