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在三農話題下,“禁養令”被炒得火熱,相傳將禁止散養戶從事養殖業,取締散養戶,拆除現有的散養戶設備,不過很快這條消息被辟謠是假消息。在我們國家,目前從事養殖業還是比較樂觀的,因為不論是從市場角度還是從國家政策角度來看,都需要散養戶的存在,所以散養戶們不必擔心。
“禁養令”被辟謠為謠言
散養戶的養殖場都有一個普遍的特點,就是受資金與技術的限制,做不好環保措施,經常搞得臭氣漫天,糞污遍地,與國家的環保要求不符。這次的謠言能夠流傳開來,恐怕和散養戶“做賊心虛”,明白環保大刀遲早要落下的心態有關。
養殖場環境臟亂差被環保部門處罰
南陽牧原集團因占用農田,正在建設的養殖場被停工;寶雞市某養殖場因臭氣問題被附近居民舉報,環保部門向該養殖場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其限期整改到位,并處以2萬元罰款。從諸多養殖場被罰的例子可以看出“禁養令”雖然是假的,但養殖場環保政策日益嚴格是真的。
在今年下半年甚至到明年春節后,豬肉市場都將持續繁榮,但這繁榮一定是為環保合格的養殖戶所準備的,環保不達標的養殖場,要么不被準入養殖業,要么被淘汰掉。國家的環保政策雖然不會一刀切,但養殖業一定會迎來新的洗牌,整改。
養殖戶們在經營養殖場過程中遇到的環保問題無非臭氣問題和糞污處理問題。在糞污處理上,養殖戶可以選擇種養結合模式,糞污處理后還田可以作為肥料。而臭氣問題,建議不要再使用化學吸附和調整豬飼料的傳統方法,因為這些方法見效慢,風險也高。建議養殖戶們使用嵩安環保生物除臭劑,除臭率在90%以上。嵩安環保生物除臭劑不僅見效快,還綠色環保,對動物不會造成傷害,養殖戶可以放心使用。
新農村建設中一直強調環保,誰都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養殖戶們一定要采用科學的環保措施,只有符合了相關政策,才能在行業里掙到錢。